薄薄的一层布,竟可加固建筑结构,如此神奇,其原理是什么呢?用于建筑加固的碳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碳纤维布经环氧胶粘剂与混凝土构件粘接后,各碳纤维丝共同受力,大大提高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从而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
建筑加固施工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优势在于:①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强;②基本不影响原结构的外观且不对原结构产生损害;③其化学性质稳定,耐候性、腐蚀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等。
但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法进行建筑加固时,对质量把控尤为重要,需按正常的施工程序走,否则建筑加固效果大大打折扣。
碳纤维布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施工,且配套使用符合施工使用温度的树脂。若环境低于5℃温度时,应配套使用低温的树脂或采取升温措施。
2.放线定位:应按建筑加固设计图部位放线定位,再做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布。
3.配制把控:按使用规定比例配比的树脂配制搅拌的容器不得有油污及杂质,且搅拌直至色泽均匀为止。另需根据实际温度环境把握树脂的每次拌合量和使用时间。
4.表面处理:粘贴前板底先要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油污、浮浆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结构新面,且混凝土表面要保持干燥;若有钢筋露出其部位要做防锈措施,如损坏程度严重,须采用其它措施,以确保安全;另转角粘贴处须进行倒角处理打磨成圆弧状,且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
5.按比例准确配制好底胶并搅拌均匀,注意一次调和量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过时间的不能使用,以确保粘接质量;底胶硬化后,在表面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磨光机或砂纸打光。
6.粘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时要从中间向两侧进行粘贴,可避免施工时产生气泡影响建筑加固效果。
7.碳纤维布的建筑加固施工应由熟悉施工工艺的建筑加固公司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完成,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信很多客户在购买碳纤维布进行加固时,都会遇到商家对碳纤维布模糊的概念宣传,如果对碳纤维布不太懂行,盲目购买,那你可能就傻眼了。施邦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对碳纤维布加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一、国产碳纤维布靠谱吗?有没有比较好的?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碳纤维布比较杂乱,很多牌子听都没听过,甚至没有匹配相应的使用说明书,令客户在购买的时候很是不安,不知道怎么选择。所以很多客户为了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购买国际大,如日本东丽等。
这些大固然是好,但是由于航空运输、技术持有等因素,使得它们的价格也比一般的国产要贵很多;另外,从情感上来说,国产是我们傲娇世界的敲门砖,国人理应支持国货,为此献一份力。
有的人说了,难道让我放弃工程质量来支持国货吗?
当然不是了。大家之所以对国产碳纤维布印象不佳,是因为那些“遗珠”你还没有发现!国产碳纤维布并非都是差的,好的厂家比比皆是,只是做出的比较少。
二、碳纤维布加固标准规范的施工流程怎么走?
1.工艺原理
利用配套碳纤维浸渍胶将抗拉强度较高的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形成整体,共同工作,达到增强构件承载力的作用。
2.施工流程
表面处理→底胶施工→找平施工→涂刷碳胶→粘贴碳布→二次滚涂→固化养护
3.具体操作
(1)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污、污物等,然后用角磨机磨去1~2mm厚表层,混凝土构件转角处应进行倒角处理,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沉,然后用棉布蘸酒精试净表面,保持干燥备用。
若被补强的混凝土存在裂缝,应先视裂缝大小选用SHB灌注胶再进行补强。
(2)底胶施工
施工时,底胶A、B两组份按规定的配胶比例称重,倒入洁净容器内并搅拌均匀(搅拌时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用毛刷或滚筒刷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涂刷,胶表层干燥以后,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多次涂刷,但是涂层厚度不**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每次配制的胶液应在胶的适用期内一次用完。
(3)找平施工
混凝土表面气孔及问题应使用找平胶补平。
存在凹陷部位时,将配置好的找平胶用刮刀嵌刮进行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找平胶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转角的处理,应用找平胶将其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找平胶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少于2小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碳纤维布加固和粘钢加固形式、加固机理均较类似,一般采用施邦碳纤维布进行加固,本质相于增加构件配筋,在抗弯、抗剪加固中一般可以互换。
若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为2000Mpa,钢材(Q235)抗拉强度设计值取为200Mpa,可按照0.1mm厚碳纤维布相当于1mm厚钢板的原则代换。
应注意几点:
1、碳纤维和钢材弹性模量基本一致,碳纤维抗拉强度是钢材的10倍左右,所以要充分发挥加固材料的强度,粘碳纤维需要加固构件产生更大的形变。
也就是说,在小变形情况下,粘碳纤维加固应力滞后显著,所以当构件承载力相差较多时,应**选用粘钢加固。
2、碳纤维和钢材弹性模量基本一致,达到同样的力值,钢材截面要大得多,所以粘钢加固提高构件刚度的幅度要**过碳纤维加固。也就是说,若补充同样的抗弯能力,构件粘钢加固的挠度、裂缝宽度小于粘碳纤维加固的。
3、钢板上可以焊接锚筋,也可钻孔设植筋锚固,所以锚固方式较粘碳纤维灵活;
4、碳纤维轻、薄,施工简便,同样工程量,施工工期约是粘钢的40%。
5、碳纤维和钢材相比,属惰性材料,不锈蚀,也不易被有害介质腐蚀,在恶劣环境下耐久性好。
碳纤维布加固中是需要了解碳纤维布的强度得,才能对症,找到的碳纤维布加固方案,我们如何去寻找合适的碳纤维布材料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下:
碳纤维布加固法是将抗拉强度较高的碳纤维用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碳纤维材料与原有钢筋混凝同受力结构的抗裂、抗剪、抗弯以及抗压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达到结构补强和改善结构受力的目的。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碳纤维布加固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施工质量易保证,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及自重,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等特点。另外,采用该工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固成本,因此该加固工艺备受青睐。
在碳纤维布采购时,经常有人会问到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是多少,大部分人会告诉你是3400MPa,其实这个是一级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标准值。还有一个抗拉强度设计值也会偶尔提到。那这两个值在实际中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卡本给大家介绍下。
抗拉强度标准值
一般说的抗拉强度就表示抗拉强度标准值,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表示碳纤维布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拉应力,说的简单点就是1mm2截面积的碳纤维布可以承受3400N的力。以一级300g的碳布为例,100mm宽它的截面积S=a(碳布宽度)b(碳布厚度)=100*0.167(300g碳布厚度)=16.7mm2,那它理论上就可以承受的力F=3400N*16.7=56780N。施工单位对抗拉强度关注更多一些,因为在采购碳布时要求碳布抗拉强度为3400MPa,如果达不到则表示碳布不合格,是不可以应用在本工程中的。
抗拉强度设计值
同样的碳布在不同的加固构件中抗拉强度是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一级碳布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重要构件中取1600MPa,在一般构件中取2300MPa。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越是重要对的构件设计值反而越小呢,首先要明白抗拉强度设计值是在受力计算时计算的值。一级碳布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是3400MPa,已经是确定的,那么在计算时取值越小肯定是越安全的,所以导致重要构件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小于一般构件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设计单位对抗拉强度设计值更关注一些,因为在受力计算时,用到的都是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拉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首先碳纤维布只有达到3400MPa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才可以按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去计算。在加固时碳纤维布具体能发挥多大的抗拉强度呢?这个不好确定,因为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实际发挥的强度也不一样,有些结构变形较大采用碳纤维加固就会导致碳纤维的强度发挥的很少,甚至可能发挥的强度小于抗拉强度设计值,这样结构就会有一定安全风险,所以这样的结构也不适合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强度是碳纤维布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加固工程中要充分利用碳纤维的抗拉强度,这样才能使结构更加安全。
碳纤维布加固法是将碳纤维布采用与之配套的碳纤维布浸渍胶粘贴于结构构件的表面,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结构共同受力,利用碳纤维布自身的抗拉强度大、自重轻等优点来提高构件承载能力,使结构的强度、抗裂性和延长性等性能得到提升。
2000年,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率先把碳纤维加固技术引入我省,并成功地完成了洛三高速某公路桥50米预应力大梁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填补了我省在该项加固技术方面的空白。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常用于加固现浇板、梁和柱等混凝土构件,现在我们根据不同的受力特性,介绍相应的加固技术要点。
受弯构件加固可分为正弯矩区域加固以及负弯矩区域,正弯矩区主要表现为底部受力钢筋不足以抵抗受力产生的跨中正弯矩,从而导致承载能力不足,负弯矩不足主要表现为构件上部两端或约束端受拉钢筋不足以抵抗因受力产生的负弯矩,从而使得承载能力不足。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常见于梁、板构件,当梁、板构件使用荷载增加导致受弯承载能力不足时,可对其进行加固。可在受弯构件的受拉边混凝土表面上粘贴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加固,以此提高受拉区的抗拉强度,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当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应将碳纤维布粘贴成垂直于构件轴线方向的环形箍或其他有效的U型箍,不得采用斜向粘贴方式。
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可采用沿全长无间隔地环向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即环向围束法,对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进行间接加固,其原理与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相同,通过环向约束力作用间接提高正截面抗压承载能力。
当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将碳纤维布粘贴成环形箍,且纤维方向应与柱的纵轴心垂直。
大偏心受压构件加固
受压构件为大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柱时,当受拉区抗拉承载力不足时,可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构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表面,且纤维方向应与柱的纵轴心方向一致。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
环形或其他封闭式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受拉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外粘碳纤维布法进行加固,设计时应按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置方式,将纤维布粘贴于相应位置的混凝土表面上,且纤维方向应与构件受拉方向一致,并处理好围拢部位的搭接和锚固问题。
提高柱延性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因延性不足而进行抗震加固时,可采用环向粘贴碳纤维布形成的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从而达到提高抗震性能得目的。碳纤维布环向围束作为柱的附加箍筋来防止柱的塑铰区搭接破坏或提高柱的延性,在震后的修复加固工程中应用较多。
裂缝修补加固
当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且需要对裂缝进行修复时,可先对裂缝进行灌注结构胶或其他材料进行裂缝修复后,再进行碳纤维布粘贴。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进行裂缝的封闭处理,抑制裂缝扩展且同时达到结构补强的目的。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注意事项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367-2013*10.1.2条规定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接强度不得低于1.5MPa。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低于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强度等级的情况。如果原结构混凝土强度过低,它与纤维复合材的粘接强度也必然会很低,容易发生脆性的剥离破坏。因此需同时满足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以及基材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接强度不得低于1.5MPa两个指标的要求。
2、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时,应将纤维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拉应力作用。
3、本方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配筋率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小配筋率构造要求的构件的加固。
4、当受弯构件粘贴的多层纤维布允许截断时,相邻两处纤维布宜按内短外长的原则分层截断,外层纤维织物的截断点宜越过内层截断点200mm以上,并应在截断点加U型箍。
5、当加固的受弯构件为板、壳、墙和筒体时,纤维复合材应选择多条密布的方式进行粘贴,每一条带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不得使用未经裁剪成条的整幅织物满贴。
6、当采用纤维复合材环向围束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正截面加固或提高延性的抗震加固时,环向围束的纤维织物层数,对圆截面不应少于2层,对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柱不应少于3层,环向围束上下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纤维织物环向截断点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且各条带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http://tqwzp66.b2b168.com
欢迎来到宜兴市恒固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和桥镇刘家组,联系人是付经理。
主要经营碳纤维布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浸渍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性能**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适用于处理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变、材料老化、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结构裂缝处理、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的加固工程。
。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司主要供应:碳纤维布生产厂家,碳纤维布加固公司,碳纤维加固公司等,我们的产品质量优等,种类齐全,销售范围广,我们的服务客户满意;如果您对我公司的产品有兴趣,请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